關于過氧化氫的一些知識
過氧化氫的化學組成是比較簡單的。但它屬于結構比較古怪,性質比較復雜的一類化合物。所以,這個物質不宜于過多地引入到中學化學教學中來。大家原以為,只要知道它有很強的氧化性,及還可以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還原性,能夠配平與其有關的一些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,就應該是可以的了。
但是,在現在的高考題中竟然出現了“它在40℃時會分解,且這個過程會被Ti4+所催化”這樣的解釋問題的方法。這就需要我們重新回顧與認識一下這個物質了。
一、無機化學教材中的過氧化氫[1]
在化學教育專業的無機化學教材中,一般是先用一小段文字,介紹純過氧化氫的一些物理性質(沸點達423K,比水還高出50K),指出其分子間有較強的氫鍵。
然后,結合其分子結構示意圖(如下圖a),并用一小段話描繪了其分子的構型。指出其中的角θ為94°,角Φ為97°,也就是分子中的4個原子并不在同一平面上。
教材多把講述的重點放在了其制法上(有一頁多的文字和方程式)。其中提到了,可以用減壓蒸餾的方法,從過氧化氫稀溶液中得到其高濃度的溶液。
關于其化學性質,則突出了三點:
第一,它有相對的穩定性
極純的過氧化氫相當穩定。90%的過氧化氫在323K(50℃)時每小時僅分解0.001%。
熱分解的溫度為426K(比其沸點僅高3K)[2]。
其分解反應(也是歧化反應)為,2H2O2(l)=2H2O(l)+O2(g),ΔrH°=-195.9kJ·mol-1(這是一個要放出很多熱量的反應)。
過氧化氫在堿性介質中分解,要遠比在酸性介質中快。
當溶液中含有微量雜質或一些重金屬離子,如Fe2+、Mn2+、Cu2+、Cr3+等離子時,都能加速過氧化氫的分解。
波長為320-380nm的光,也使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加快。所以,過氧化氫應保存在棕色瓶中,并放置在陰涼處。
第二、它是一個弱酸,第一級電離常數K1=1.55×10-12(應該屬于極弱酸,以至于通常不必考慮其酸性)。
第三,它是一個相當強的氧化劑??梢匝趸S多具有還原性的物質。
其還原性在酸性介質中很弱,在堿性介質中會稍強一些。
關于過氧化氫的鑒別,利用的是它與重鉻酸鹽,生成藍色的二過氧合鉻(化學式為CrO(O2)2或CrO5,也稱為過氧化鉻),這樣的性質。二過氧合鉻分子的結構式如上圖b。至于其中Cr原子的雜化類型,則沒有在教材中看到過任何的說明。
由于這個藍色的化合物要在乙醚中才能比較穩定,在有的教材中指出,它是一個配合物?;瘜W式為[CrO(O2)2(C2H5)2O]。在Cr(Ⅵ)的周圍有4個配體,呈四面體排布。其中的過氧基離子O22-(注:這個名稱可能不標準,最好稱作“過氧離子”)是一種π配體,它的O-O軸面對著中心原子鉻[2]。
這樣看,作為過渡元素的化合物,CrO(O2)2分子即便是存在的話,恐怕其配合物的成分也要居多一些。
對于過氧化氫沸點比水高許多的現象,有的教材解釋為“由于H2O2分子間有較強的氫鍵,所以比水的締合程度還大,……”[2]。
這個解釋是不夠全面的。應該能夠看出,每個H2O2分子,雖然有4個孤電子對,但是它只有2個H原子過氧化氫,理論上也只是每個分子最多平均能形成兩個氫鍵。在這一點上,過氧化氫與水幾乎沒有多大的差別。
而從范德華力的角度看,兩者的差別才是很大的。一是H2O2分子的極性更強(偶極矩為7.5×10-30C·m,而水的僅為6.2×10-30C·m),過氧化氫比水大了20%。這意味著,H2O2分子間的取向力要更大一些。
再者,H2O2的分子量差不多是水分子的兩倍。這就是說,其色散力也要遠大于水。
可以說,H2O2分子間的作用力比水大,是三個方面(氫鍵,取向力,色散力)共同影響的結果。
二、過氧化氫的結構
其實,作為一名化學教師,最需要知道的是,過氧化氫中原子間的成鍵情況及分子的空間構型。
首先,從分子中原子的連接次序“H-O-O-H”就可以看出。左側O原子自己就有6個價電子,加上左右兩個單鍵各提供出的一個價層電子(從多原子分子的結構式,也可以直接計算出其中某原子的價層電子數)。這樣,該O原子的價層電子數就是8,也就是O原子有4個價層電子對,所以它采取的是sp3雜化。右側的O原子也是這樣。
每個O原子用2個sp3雜化軌道去成2個σ鍵后(分別是與一個H原子,及另一個O原子),它還有2個sp3雜化軌道要被孤電子對占據。
相鄰O原子上各有兩個孤電子對的這個因素,就決定了過氧化氫分子的空間構型。因為:
如果一個O原子的孤電子對與另一O原子孤電子對間存在著極大的斥力,且兩個O原子上成鍵電子間也有很大的斥力時,分子就不會是順式的(如下圖c,當然這樣結構的分子會有極強的極性)。
如果一個O原子的孤電子對與另一O原子上的成鍵電子間也有很大的斥力時,分子也不會是反式的(如下圖d,這個分子是非極性的)。
也就是說,為使O原子間的斥力最小,只好讓c或d分子的某一端,圍繞著O-O鍵再轉動一些(約90°)。那就是前面的結構圖a了。
即便這個位置使分子達到了能量最低的狀態,但是孤電子對間的相互排斥作用還是不小的。所以這個分子從結構上來說并不穩定。分子有較為強烈的要斷開這個O-O鍵的趨勢。
當其受到其它物質作用,導致這個O-O鍵斷開時、每個O原子原有的1個成單電子還會接著發生幾種不同形式的變化。如果,這時還伴有這個O原子的獲取電子(另一物質失電子),過氧化氫就會表現出氧化性。如果伴隨著的是這個O原子的一個電子被奪走,過氧化氫就表現出了還原性。如果這兩個O原子間發生了電子的得與失。那就是一個歧化反應了。
三、過氧化氫的化學熱力學性質
從化學熱力學角度判斷過氧化氫的穩定性,不能只看到其生成自由能是一個較大的負值(ΔfG°=-120.4kJ·mol-1)。因為這個數值反映的只是該物質對單質的穩定性。同時還要考察,它可能發生的一些反應的自由能變(如,自身相互作用的、環境溫度改變引起的、與其他物質接觸而導致的反應)。
下面就考察一下,過氧化氫自身發生的歧化反應,2H2O2(l)=2H2O(l)+O2(g)??捎嬎愠?,其反應的標準自由能變為ΔrG°=-233.6 kJ·mol-1。這就意味著,該反應在常溫下的進行趨勢就很大,過氧化氫是一個熱力學不穩定的物質。它之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沒有發生這個反應而被分解,是因為這個反應進行的速度極慢,而可以被認為是“它有動力學穩定性”。
當然,在有催化劑時,那就不一樣了。
催化劑在這個歧化反應中所起的作用,可以用過氧化氫的另一個熱力學性質來解釋。即,過氧化氫的氧化性與還原性,可以用如下的標準電極電勢定量地來加以描述和討論。
H2O2+2H++2e-=2H2O,Φ°=1.796V……(1)
O2 +2H++2e-=H2O2,Φ°=0.692V……(2)
電極反應(1)的標準電極電勢數值,反映了過氧化氫的氧化能力。而,電極反應(2)的標準電極電勢數值,反映的是過氧化氫的還原能力。
用標準電極電勢來粗略判斷一個氧化還原反應能否進行的方法是,電極電勢大的電對中的氧化態物種,可以與電極電勢小的電對中的還原態物種,發生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(此時電池的電動勢為正值)。且兩個電對的電極電勢值相差越大,反應的趨勢就越大。這個氧化還原反應的產物,也就是兩電極反應另一端的物種。
也就是說,當按氧化態物種寫在前,還原態物種寫在后的方式來書寫電極反應;并按電極電勢數值從大到小,則電極反應的順序為從上到下來排列時;有上面電對中的氧化態物種,可以與下面電對中還原態物種自發反應。這樣的一個規則。
這樣,電極反應(1)在上(其電極電勢的值更大)。其氧化態物種(就是H2O2),就可以與電極反應(2)中的還原態物種(還是H2O2)反應。而生成這兩個電極反應另一端的H2O與O2。也就是說,H2O2歧化成H2O與O2的反應是可以自發進行的,H2O2是熱力學不穩定的。它之所以能穩定存在,是由于它有動力學穩定性,這個歧化反應有很大的活化能可燃氣體報警器,
如何來減小這個歧化反應的活化能,以便提高反應速度,使得這個歧化反應能更快地進行呢?最為簡單的方法就是,改變反應的途徑硫化氫報警器,使用催化劑。
由于這個催化劑是用來催化氧化還原反應的,所以它也應該是一個有氧化性及還原性的物質。它既能被過氧化氫氧化,還能被過氧化氫還原(這樣它自己的量在反應中也就不會被改變了)。
一些有變價的金屬離子,其電對的標準電極電勢處在(1)與(2)之間(1.796-0.692V)時,它就能滿足作這個反應催化劑的條件。如,Fe3+與Fe2+所構成的電對,其Φ°(Fe3+/Fe2+)=0.770V。電極電勢值在(1)與(2)之間。電極反應按電極電勢大小排序如下。
H2O2+2H++2e-=2H2O,Φ°=1.796V……(1)
Fe3++e-=Fe2+,Φ°=0.770V……(3)
O2 +2H++2e-=H2O2,Φ°=0.692V……(2)
這樣,從反應(1)與(3)可看出(反應(1)在上),如下的氧化還原反應(4)可以自發進行。
H2O2+2H++2Fe2+=2Fe3++2H2O……(4)
從反應(3)與(2)可看出(反應(3)在上),如下的氧化還原反應(5)也可以自發進行。
2Fe3++H2O2=2Fe2++2H++O2……(5)
反應(4)與(5)不斷進行下去的最終結果過氧化氫,即這兩個反應之和,就是簡單相加后的如下反應(6)。
2H2O2+2H++2Fe2++2Fe3+=2Fe3++2H2O+2Fe2++2H++O2……(6)
在消去式(6)兩端共有的離子之后,得到的就是過氧化氫的歧化反應。也就是說,在有Fe3+或Fe2+離子存在的情況下,過氧化氫的歧化反應速度加快了,Fe3+或Fe2+離子的量還沒有發生改變。這兩種離子在過氧化氫的歧化反應中過氧化氫,都可以作為催化劑來使用。
由于,電極反應MnO2+4H++2e=Mn2++2H2O,的Φ°=1.228V(在“1.796-0.692V”的范圍內)。所以,MnO2或Mn2+,也可以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。
至于教材中提到的有催化作用的Cu2+,則稍顯尷尬。因為有關它的Φ°(Cu2+/Cu+)、Φ°(Cu2+/Cu)、Φ°(Cu+/Cu),沒有一個在“1.796-0.692V”的范圍內。那它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?
這是由于,有一些不是那么常見的價態,其相關電對及電極電勢值,一般不會被收錄到數據表中的緣故。在數據收集比較完整一些的化學手冊中,就可以查到一個有關+3價Cu的電極反應及其電極電勢值的數據[3]。
Cu2O3+2H++2e-=2CuO+H2O,約Φ°=1.6V(它正好處在“1.796-0.692V”的范圍內)。
可以把它看做是,對“Cu2+可催化過氧化氫分解”的一個近似的解釋吧。
四、對高考題中過氧化氫的分解條件的質疑
在某個高考題中,就TiO2·xH2O沉淀與過氧化氫反應,討論了溫度對其轉化率的影響。對于,溫度高于40℃后轉化率要降低的現象,解釋為“是過氧化氫的分解”。這是比較牽強的。
第一,40℃不會導致過氧化氫的分解。
這有一些數據為證。如,可以對過氧化氫進行蒸餾;又如,90%的過氧化氫在50℃時每小時僅分解0.001%(這是十萬分之一)。
在實踐中,也沒有發生過,在一個夏天過后所有實驗室的過氧化氫試劑就會全體“失效”,這樣的現象。在我的記憶中實驗室中的過氧化氫試劑,多少年也不用購置一次。
第二,能不能是這個體系中的Ti4+離子,對過氧化氫的分解有催化的作用呢?
對此,可以查看與Ti4+離子相關所有電對的電極電勢。其中最大的也就是如下的,
TiO2++2H++e-=Ti3++H2O,Φ°=+0.1V(其余都是負值)[3]
它與“1.796-0.692V”相去甚遠。從這些電極電勢值來看,“Ti4+會催化過氧化氫分解”的看法,也是缺乏理論根據的。
當然,如果還有其它角度解釋、或有實驗為佐證的話,那就又另當別論了。
參考文獻
[1] 北京師范大學等校. 無機化學(第三版). 高等教育出版社.1992年
[2] 車云霞 申泮文編.化學元素周期系.南開大學出版社.1999年
[3]J.A.迪安主編尚久方等譯. 蘭氏化學手冊. 科學出版社.1991年
騰元達編輯,轉載請注明出處
- 2023-09-17
什么環境需要安裝氧氣檢測儀?有什么作用? - 2023-09-10
垃圾填埋場有毒有害氣體如何防范? - 2023-09-10
常見有毒有害氣體以及如何防范? - 2023-09-10
固定式可燃氣體探測器一般用什么氣體標定 - 2023-08-19
密閉空間如何選擇氣體檢測儀? - 2021-09-08
二氧化氮探測器 二氧化氮NO2傳感器 - 2021-09-08
pm2.5檢測儀 歡迎##簡陽PM2.5揚塵監測系統環境檢測儀##集團 - 2021-09-08
在線式二氧化碳檢測儀 - 2021-09-08
噪音檢測儀 噪聲檢測儀哪個品牌好? - 2021-09-08
pm2.5檢測儀 云南玉溪 揚塵監測PM10監測PM2.5監測TSP檢測儀揚塵監測儀